移除崗哨,挪走隔離欄,這些曾經代表著“軍事重地、不得進入”的內部道路正式交由政府接管,并對外開放。
此番開通的道路涉及6條,包括國安路、政青路、政芳路、政云路、三門路以及部分清流環(huán)二路。毛細血管打通后,將進一步豐富新江灣城南北向路網,緩解借由淞滬路過境五角場的通行壓力,此外,市民由楊浦進入寶山也可以通過內部微循環(huán)得以實現(xiàn),避免繞行、擁堵之苦。
楊浦區(qū)新江灣城綜合管理所所長李鋼表示,“這些道路以前作為部隊建設區(qū)域,管理比較嚴格,對居民的出行都有嚴格的控制。這次開通以后 ,把我們通往南北方向以及東西方向好多道路都打開了,對軍民來說是一個極為有利的出行條件。
新江灣城地處上海中心城區(qū)東北部,占地9.45平方公里,原為空軍部隊江灣機場。1986年,為適應經濟社會發(fā)展,由國務院和中央軍委聯(lián)合批復,交付上海市政府作為城市建設開發(fā)用地,其中,占地2.67平方公里的空軍留用地由部隊建設開發(fā)。然而,由于歷史原因,土地騰挪推進緩慢。比如,小平房區(qū)域內的27戶居民,由于無法妥協(xié)動遷協(xié)議,致使工程停擺三年。
因涉及部隊留用地范圍內的房屋人員清退,約談、協(xié)議都必須嚴格按照部隊標準進行,楊浦區(qū)新江灣城街道管理辦主任潘家新告訴看看新聞Knews記者,“實際上是沒有談判空間的,應該是非常難。”為此,我們街道還抽調了20多名機關干部和部隊一起組建了一個30人左右的工作組,每天走訪釘子戶,“最終經過我們地方和部隊的共同努力,在3個月內完成了部隊的清房工作?!?/p>
根據計劃,未來,部隊開發(fā)區(qū)域將導入4.3萬人口,工程采取邊建設、邊導入的模式。目前,社區(qū)內市政道路、公共綠化、水系等公建服務設施,已進入收尾階段。而隨著入住居民的增加,學齡人口劇增,教育部門也在與部隊合作,完善教育設施。目前,已經有一所幼兒園正式投入使用。
據楊浦區(qū)教育資產管理中心主任陳芳介紹,“未來還將要引入兩個幼兒園,還要建成一個小學,兩個九年一貫制的中學,還有一所高中。隨著公建配套的建設,我們不斷地把我們楊浦最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逐步配置在這個地區(qū),整個新江灣城未來同樣會是楊浦教育的名片,也是楊浦高新發(fā)展的名片?!?/p>
而對于剩余市政基礎設施的建設,軍地雙方已制定“整體移交、分步開通”的計劃,確保年底前已建成的道路、河道以及市政配套設施全部完成移交。未來,新江灣城將建設成為生態(tài)型、知識性、國際化的新型城區(qū)。
(編輯:周杰)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