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6年進入上海假肢廠工作,呂永兵在假肢行業(yè)已經(jīng)耕耘了33年。他平均一天能裝配一副假肢,至今已幫助近萬人重新回歸社會。
假肢的制作從量尺寸開始,接著要進行磨具制作、打磨調整、裝配等步驟。不懂門道的人,會覺得做這個工作,只要細致一點就可以了。呂永兵告訴記者,其實不然:“假肢制作師是一個非??简灳C合能力的職業(yè),你要有良好的生理知識基礎,要了解人體的肌肉分布、血管走向。在制作過程中,要觀察身體的受力點、要考慮到接觸面是否會擠壓到血管,還要結合患者的日常生活習慣等等。要多方面綜合考慮再去制作的。要是患者裝了不合適的假肢,引起一些其它毛病也不是不可能?!?/p>
因為家離工作地點比較近,呂永兵雙休日也會來到工作室,埋頭工作?!爸芰苋眨瑥S里比較清凈,能夠靜得下心?!倍饺盏臉I(yè)余時間,也幾乎都是用來啃專業(yè)書籍或者閱讀專業(yè)期刊,了解國際假肢行業(yè)的最新動態(tài)。
上海作為云南省的對口支援城市,在1999年展開了云南省文山州因戰(zhàn)致殘人員的假肢安裝項目。該援助項目伊始,呂永兵就成為實施的具體執(zhí)行者?!澳抢镌堑乩讌^(qū),當?shù)氐闹珰埲藛T比例比較高,最典型的是一個村子里,90個人只有89條腿。”初到文山州,呂永兵看到眼前的景象,內心觸動很大。
“因為地方財政和個人家庭條件的原因,很多人裝不起假肢,他就弄個竹筒,竹筒底下墊一塊皮,把腿伸直,裹一塊布,塞在里面,一天下來,基本里面都是血肉模糊的?!边@樣的景象令呂永兵感到心痛,也堅定了他服務好山區(qū)的決心。
在幫扶工作中,項目團隊提出了一個口號:“安裝一個假肢,就是拯救一個家庭?!币驗橹珰埲后w中,年輕勞動力居多,他們活躍在社會環(huán)境之中,是家庭主要的收入來源,但卻也是承擔傷害的高風險群體。他們的受傷,對家庭而言是毀滅性打擊。如果假肢的安裝能使他們重新回到原先的生活狀態(tài),那這無疑就是拯救了一個家庭。
“和上海的假肢使用情況不同,他們要走崎嶇山路,種的田又多是水田,高強度的勞作加之假肢使用環(huán)境的惡劣,使得這一地區(qū)的肢殘患者的要求區(qū)別于一般的截肢患者?!?/p>
呂永兵仔細觀察,做了大量前期準備工作,充分了解當?shù)匾驊?zhàn)致殘人員對于假肢安裝的合理需求,與當?shù)孛裾块T溝通協(xié)調,在確定具體服務對象后,不厭其煩地把解決問題方案細化?!斑@個項目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20年了,累計下來,給當?shù)厝搜b上的假肢估計有三四千件,看到他們能夠回歸正常生活,就覺得自己的工作有意義,心里是非常開心的。”
多年以來,憑著對肢殘患者的愛心和責任心,對業(yè)務不斷鉆研、精益求精、全身心投入,呂永兵在職業(yè)生涯中獲得了豐碩的成果——在全國民政行業(yè)技能競賽中名列前茅,獲得全國民政行業(yè)技術能手稱號、上海市技術能手稱號……2019年,呂永兵又榮膺“上海工匠”稱號。
我國現(xiàn)代假肢裝配制作起步較晚。上世紀80年代,呂永兵剛進入這個行業(yè)的時候,市面上的進口產(chǎn)品還是占了相當部分?!爱敵跷覀冎恢肋M口,什么東西都是國外進來?;A理論也是從國外學的?!比缃?,中國已實現(xiàn)自主生產(chǎn)假肢配件,并出口到國外。說起這些,呂永兵頗感欣慰。在他剛入行時,像他這樣的假肢裝配技術人員,全國僅有數(shù)百人,完全不能滿足當時的傷殘群體需求。如今這樣的技術人員在全國已經(jīng)發(fā)展到了六千多人?!斑@個行業(yè)未來有希望了?!?/p>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施聰 陳瑞霖)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