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我國約有800萬人罹患房顫,房顫可使缺血性腦卒中風險增加5倍,20%以上的腦卒中歸因于房顫,且房顫所致腦卒中具有高致殘率、高病死率及高復發(fā)率的特點,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
由中華預防醫(yī)學會、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等八大學會聯(lián)合發(fā)起的中國房顫聯(lián)盟(CNAFA)于2013年成立,并宣布將每年的6月6日定為“中國房顫日”。2022年6月6日是第10個中國房顫日,上海卒中學會積極響應中國房顫中心聯(lián)盟號召,普及心腦血管病防治知識,提高大眾對房顫危害的認識,加強對卒中預防的重視
提問1:房顫有哪些危害呢?
李毅剛教授:房顫是一種快速的、不規(guī)則的房性心律失常,發(fā)生率高。我們近期發(fā)表在《LANCET》子刊上,發(fā)現(xiàn)上海的房顫發(fā)生率是0.88%。那么因為有26.8萬房顫患者,房顫患者的危害是眾多的。腦卒中、心衰的發(fā)生率增高,死亡率上升,生活質量下降。其中,腦卒中是房顫最嚴重的危害。相較于沒有房顫的患者,在非瓣膜性房顫的患者中,卒中風險增加5倍。房顫所造成的腦卒中,占所有卒中的20%-30%。腦卒中危害巨大,致殘、致死,還有復發(fā)率都非常高,嚴重危害患者生活質量,對家庭、社會都有巨大的負擔。另外,房顫還會產生心力衰竭,房顫患者的心力衰竭發(fā)生率為33%,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是重癥心衰。房顫使心衰患者四年的死亡風險增加52%。除此之外,房顫還增加癡呆風險達到2倍之多。因此,為避免危害的發(fā)生,應該盡早干預。
提問2:房顫患者有哪些因素會易誘發(fā)腦卒中呢?
李毅剛教授:房顫患者誘發(fā)腦卒中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年齡因素。年齡是隨著年齡增大,風險越高,特別是老年房顫患者,風險最高,亞洲人(風險增加)更特別(顯著)。研究顯示:亞洲人群從55歲開始,腦卒中風險就已加大。另外還有許多其他疾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以前有腦卒中病史,這些都是卒中的高危因素。除此之外,還有肥胖、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抽煙、喝酒,不運動,這些都是增加房顫腦卒中的風險因素。另外我們還要知道,有家族史的患者可能更容易發(fā)生房顫,也容易發(fā)生房顫腦卒中。這些因素我們很難去預防,但有的因素我們可以避免或者是減輕這些危險因素的,包括以前有疾病或者是危險因素,高血壓、糖尿病、心梗應盡早控制,早控制血壓、控制血糖、控制高血脂,盡早減肥、禁煙、戒酒,適量運動,而且是有氧運動,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
提問3:在確診房顫以后,通常會采取哪些治療呢?
朱文青教授:我們在確診患者診斷為房顫以后,那我們應該根據(jù)房顫的類型,跟它發(fā)生的時間來進行分別的處理。如果這個房顫發(fā)作的時間小于48小時,那我們可以直接給患者進行轉律;如果說時間超過了48小時,那我們應該在充分抗凝的基礎上面,來進行轉律。那么轉律的方法,主要有這么幾種,一個就是藥物復律,包括我們常用的胺碘酮、伊布利特等等;第二種方法就是電復律,通過電擊的方法,使得我們心臟重新恢復竇律;第三種方法是通過導管消融的方法,這是一種微創(chuàng),可以使得房顫能夠得到根治的一種手術。那么,無論我們采用哪一種復律的方法,在復律以后,我們最好采用抗凝治療來預防血栓形成。所以這個抗凝治療,將會貫穿于整個治療的過程當中。
提問4:什么是射頻消融治療?能根治房顫嗎?
朱文青教授:射頻消融是心導管射頻消融治療的簡稱,通常是通過心臟電生理技術在心腔內進行標測、定位以后,將導管電極放于引起心律失常的主要部位,稱為病灶處或異常傳導區(qū)域。應用射頻電流的方法,使得局部組織發(fā)生壞死或損害,從而達到治療頑固性心律失常的目的。射頻消融是一種干燥效應的電流,以高頻、低功率的雙極方法進行釋放能量,使得局部組織產生熱效應,使心肌細胞脫水、干燥,形成范圍比較小、邊界比較清楚的圓形或橢圓形凝固性壞死。這樣的話就使得局部的病灶能夠消除。
射頻消融治療不破壞周圍的一些正常組織,基本上不產生氣泡,所以對血細胞的破壞也比較小。由于射頻消融治療具有高頻性,因此不產生神經細胞纖維的損傷,所以也不產生致心律失常的作用,或者說致心律失常的作用是非常非常小的,那么由于它損傷比較小,對左心室功能的影響就比較小。
目前,房顫射頻消融術主要還是以肺靜脈電隔離為主,因為我們70%以上的房顫都是起源于肺靜脈。當然了,房顫的射頻消融治療還存在一定的復發(fā)性。但是,對于陣發(fā)性房顫,對于突發(fā)性、尤其是年紀相對比較輕的這種特發(fā)性房顫和孤立性房顫,射頻消融術的效果還是非常好的。所以,建議房顫一旦發(fā)生以后,應該盡早的進行射頻消融治療。
提問5:很多房顫患者都會進行抗凝治療,有的患者可能吃了一段時間就自己停藥了,這樣是否安全?應該堅持服用多久呢?
劉學波主任:房顫的抗凝是非常重要的治療手段,因為房顫可以增加腦卒中風險,那我想在治療抗凝的策略方面,心臟科醫(yī)生都會根據(jù)房顫的發(fā)生與否,會整合它合并的危險因素和基礎的疾病,綜合分析得出抗凝的治療策略。這樣的抗凝治療策略應該來說基于它風險的比較、持續(xù)、慢性的過程,那么抗凝治療應該來說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當然,在抗凝治療過程當中,我們需要動態(tài)的來評估缺血或者(出血)風險的轉換。那么,我們在臨床工作當中,我們需要您來隨訪,我們一起來觀察它的療效,它的其他整合治療方案的效果,包括用藥之后的出血。那么這里面的話,其實我們的原則非常清楚,抗凝治療的確不是一年以后一定是需要停藥或者自己停藥,那么這點非常明確,同時目前現(xiàn)代的房顫預防卒中的抗凝治療,現(xiàn)在有我們非常新型的抗凝藥,這樣的藥它不光有優(yōu)秀的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學,那么它不需要常規(guī)的像華法林既往的一個長時間的監(jiān)測,增加患者很多的麻煩,同時又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那么我想其實房顫治療總體的原則我們還是需要來把握和堅持,患者和醫(yī)生之間相互的交流和溝通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則。
提問6:什么是左心耳封堵手術?能代替抗凝嗎?
卜軍教授:心耳封堵術(LAAC術),指的是采用微創(chuàng)介入的手術方式穿刺外周股靜脈,經外周股靜脈送入國產或進口的盤式或塞式封堵器到左心耳,然后把左心耳封堵住,從而可以預防左心耳血栓的形成,最后達到降低栓塞事件的目的?,F(xiàn)在看來,心耳封堵術療效確切,創(chuàng)傷小,沒有明顯的痛苦,而且恢復比較快,安全,成功率非常高。
去年《JACC》發(fā)表的PRAGUE-17研究,它的4年隨訪結果表明,在高危房顫患者中,左心耳封堵在預防主要不良的心腦血管事件方面不劣于新型口服抗凝藥,同時可顯著降低非手術相關出血事件的發(fā)生風險。因此左心耳封堵術可以為不能夠長期接受抗凝治療、不愿藥物抗凝治療以及出血高風險的患者提供新的治療選擇。
提問7:目前上海已經逐步解封,對于依然居家隔離的房顫患者,該注意些什么呢?
樊民教授:在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對房顫隔離期間一些管理的看法。第一,希望大家能夠學會房顫患者癥狀的自我管理。房顫患者最常見的癥狀,第一個是心率的加快,會導致心慌。那么心率的管理其實學起來很簡單,大家可以學會自己搭脈搏,數(shù)一下一分鐘的脈搏,這樣能大致反應你的心率情況。如果心率比平時有所加快,那么家里如果備有倍他樂克這一類的藥,可以吃上小劑量的藥;如果心率仍然達不到滿意的控制、仍然還有癥狀,那么到醫(yī)院門診進一步就診。第二個房顫常見的癥狀是一些類似心衰的癥狀,比如說氣急、腳腫。那么出現(xiàn)這種情況,如果家里備有利尿劑,可以用利尿劑消腫。如果通過自己的藥物調整仍然達不到滿意的治療效果,建議大家到醫(yī)院門診就診。
第二方面的問題是有關房顫抗凝的問題。房顫最大的風險就是血栓,尤其是引起中風的風險。那么抗凝藥我們不建議隨便的停藥或減量,如果需要停藥或減量,一定到門診和熟悉你病情的醫(yī)生溝通,根據(jù)醫(yī)生的醫(yī)囑來調整抗凝藥的使用情況。
第三個方面需要和大家溝通的是房顫管理過程中定期隨訪的問題。因為前段時間都封控在家沒有辦法到醫(yī)院看病,但是對于房顫患者來說,定期隨訪讓醫(yī)生了解你這段時間的情況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已經在家封控兩個多月的廣大房顫患者們根據(jù)自身的情況,選擇時間,回到醫(yī)院,找到你的醫(yī)生進行這段時間情況的隨訪。
李毅剛 教授
主任醫(y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新華醫(yī)院心內科主任
上海交通大學心律失常診治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心律失常的基礎與臨床,心臟電、結構重構及心臟介入診療,新碳納米管技術在心肌定向生長和同步化收縮方面的創(chuàng)新與應用。國際創(chuàng)新或國內率先開展多項射頻消融技術,包括無線精準消融、導管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介入術。率先研發(fā)出了長時程心電遠程診斷系統(tǒng),建立了最大的遠程心電診斷平臺(100萬/年)
門診時間:周二下午
朱文青 教授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心內科主任醫(yī)師、教授
國家二級正高 博士生導師
復旦大學上海醫(yī)學院診斷學系系主任
中山醫(yī)院房顫中心主任
心臟介入中心副主任
心臟節(jié)律亞專科主任
美國心律學會Fellow
最擅長于經導管射頻消融術治療各種類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
在臨床上主要從事心律失常,高血壓病,心力衰竭,冠心病以及各種類型心肌病等疾病的診療和科研工作,尤其是疑難的心血管病
門診時間:周二上午 周四上午
劉學波 教授
醫(yī)學博士、主任醫(y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yī)院心內科主任
擅長心血管疾病診治
擅長腔內影像和生理功能技術精準診治冠心病
門診時間:周三上午
卜軍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主任醫(yī)師,博士生導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仁濟醫(yī)院心內科學科帶頭人、科主任
專家擅長領域:心血管疾?。ǚ款潯⑿膭舆^緩、心臟瓣膜病、先天性心臟病、冠心病等)微創(chuàng)手術及藥物治療
門診時間:周一上午
樊民 教授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心內科主任
主任醫(yī)師、教授
醫(yī)學博士 碩士生導師
以冠心病介入及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為主要專業(yè)特色,在業(yè)內率先探索針刺麻醉與心血管介入相結合。
門診時間:周一下午、周四下午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