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征五號B火箭的殘骸即將返回地球之際,西方媒體開始了集體炒作,將長五B的火箭殘骸描述為“失控威脅”。
人民日報5月7日對此評論道,這是西方為長征五號“發(fā)明”的航天新詞。
西方媒體為何如此“雙標”?
英國《衛(wèi)報》5月4日報道稱,長五B火箭殘骸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不受控制進入大氣層的人造物體之一”,并聲稱它可能對地面造成威脅。
《紐約時報》則在6日的一篇報道標題里用了“heads up”一詞,提醒大家“抬頭”注意這個“猛烈墜落回地球的23噸火箭”。
美國保守派小報《紐約郵報》的報道更為夸張,標題直接寫的是《巨大的中國火箭殘骸可能墜毀在紐約州》。
類似報道不勝枚舉。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今年3月報道SpaceX公司的“獵鷹9”火箭殘骸掉落于美國一農場時,這些媒體用的卻是“點亮夜空”、“神秘之光”這類浪漫的詞匯,將其包裝成一樁神秘奇聞。
3月底,“獵鷹9”火箭殘骸掉落美國華盛頓州,美媒稱“點亮夜空”
特約評論員杜文龍表示,西方媒體這樣的“雙標”并不新鮮,去年5月,成功首飛的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把近22噸重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送入太空后,他們已經上演過一輪炒作。“任何一個國家發(fā)射火箭都有殘骸,卻唯獨對中國的火箭殘骸如此“重視”,針對性不言而喻?!倍盼凝堉赋?。
特約評論員王強則強調,運載火箭在完成運送任務后,在大氣層外運行的火箭殘骸由于本身已經失去動力,甚至可能結構都出現損壞,因此不管是哪國的火箭殘骸都不存在“可控”的概念。所謂的火箭殘骸“失控威脅”,說穿了,就是西方媒體為了強行炒作制造出的一個“偽命題”。
5月7日,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汪文斌也對此作了回應,強調火箭末級再入大氣層燒蝕、銷毀是國際的通行做法,中方也始終在高度關注長征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末級再入大氣層的情況。
五角大樓“緊盯” 拉上韓國給自己“加戲”
中國火箭殘骸正常返地也“驚動”了五角大樓。
美國國防部發(fā)言人柯比5日表示,五角大樓正緊盯中國火箭殘骸的飛行軌跡,并稱“火箭幾乎是以完好無損的狀態(tài)墜落”。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此前也曾暗示,美軍或將在火箭殘骸進入大氣層后將其擊落。
不過很快,奧斯汀就改口稱,目前尚無計劃擊落中國火箭殘骸,專家正在進行跟蹤研究。在被記者追問美方是否具備擊落的能力時,他強調美方“有能力做到很多事情”。
與此同時,美國還拉上了韓國。據俄羅斯衛(wèi)星通訊社的報道,美國領導的聯合太空作戰(zhàn)中心與韓國空軍在7日舉行了視頻會議,分享了相關的監(jiān)測數據和分析結果,并討論了共同應對中國火箭殘骸的方法。
在軍事問題專家宋曉軍看來,美方的表態(tài)純屬給自己“加戲”,因為所謂的“擊落中國火箭殘骸”的情況根本不會發(fā)生。
此前,中國航天機構和專家多次做過解釋,包括中國在內的主要航天大國,都會對火箭殘骸回落進行精密計算,并利用“鈍化”技術,讓火箭內部的剩余燃料、高壓氣體、電池等危險物體釋放或消耗掉,縮短其在軌飛行時間。而在重返大氣層的過程中,火箭殘骸也會因高溫燃燒殆盡,剩余部分只有極小的可能對地面造成威脅。
事實也證明,從人類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上天到現在,60多年來,還從未發(fā)生過任何環(huán)繞地球的火箭殘骸或太空垃圾擊中人類的先例。
渲染“中國威脅” 美國“醉翁之意不在酒”
那么,事實面前,美國為何還要抓著“中國火箭殘骸”大做文章呢?
宋曉軍從時間上看出了一些端倪。他表示,5至6月,拜登將提出2022財年的國防預算,美國各個軍種此刻正在暗自較勁,為爭取更大份額的“軍費蛋糕”尋找各種借口,即將返地的中國火箭殘骸就成為了他們的目標,軍火商的“帶貨寫手”們也借機大肆炒作。
而在杜文龍看來,借此驗證、發(fā)展自身太空戰(zhàn)能力,或許才是美國的“醉翁之意”。目前,美國的太空軍正從此前的軍事化向武器化方向快速轉型,如果將中國的長五B火箭殘骸作為一個太空目標,進行跟蹤、瞄準,甚至擊落,正好可以演練全過程,也為今后美國在地球的中、低軌道上對其他國家航天器構成威脅,提供了一些基本依據。
此外,最近幾年,中國的航天事業(yè)屢有重大突破,未來一段時間,還將進入密集發(fā)射期;反觀美國,除了在深空探測上尚有一定優(yōu)勢外,在空間站建設等領域頹勢已顯,這也讓美國感到十分焦慮。因此,放大所謂的“中國火箭殘骸失控威脅”,不僅給“找中國麻煩”提供了一個借口,也為其推動太空軍發(fā)展樹立了一個“假想敵”。
事實上,美國太空軍高層此前已多次對“中國太空能力的快速發(fā)展”表達了所謂的“擔憂”,稱中國是美國的“持久威脅”。
而就在今年4月,美國大西洋理事會還發(fā)布了《太空安全的未來:美國三十年戰(zhàn)略》報告,認為太空資產的安全將對未來的陸地沖突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并稱美國的盟友正呼吁由美國來制定外太空的規(guī)則,建立新聯盟以抵制中俄的太空活動。
杜文龍強調,隨著人類太空活動的增多,不論是一個火箭殘骸的回落,還是一顆衛(wèi)星的上天,都可能成為某些國家制造所謂“太空威脅“的借口,必須引起我們的警惕。
對此,中國國防部發(fā)言人吳謙早有回應,美國政府一些人陷入“受迫害妄想癥”中不能自拔,瘋狂臆測所謂“中國威脅”,無端炒作所謂“中國挑戰(zhàn)”,結果只能害人害己。中國無意威脅或挑戰(zhàn)任何國家,但如果有人執(zhí)意要威脅或挑戰(zhàn)中國,那我們別無選擇,唯有奉陪。
(看看新聞Knews編輯 趙歆)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