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陽路150號內有幢通體全白外觀優(yōu)雅的花園住宅,它所經歷過的故事跌宕起伏,金融、地產、諜戰(zhàn)等大戲曾先后在這里上演,而這一切都要從一百多年前一個金融機構說起。
汾陽路150號花園住宅(一)
這家名為“萬國儲蓄會”的“金融機構“創(chuàng)辦于1912年,全稱“International Savings Soiety“,是由旅滬法僑盤騰(J.Beudin)、范諾(R.Fano)和信孚洋行業(yè)主、法租界公董局前任總董麥地(Menri.Madier)及中國人章鴻笙、葉琢堂等人聯(lián)合發(fā)起并向法國駐滬領事館注冊成立的。該機構創(chuàng)立后通過采取當時在滬上還比較少見的“有獎儲蓄”方式來吸納儲戶并獲利頗豐,后其為進一步擴大收益又大舉進軍當時法租界的地產市場。
盤騰
范諾
麥地
萬國儲蓄會在斯比爾門(M.Speelman)“掌舵時期”到達了他們事業(yè)的頂峰,他們在20年代后在儲蓄會下成立“中國建業(yè)地產公司”(Fonciere et Immobilliere de Chine),在當時上海的法租界內興建了數(shù)不勝數(shù)的各類花園住宅、公寓、新式里弄和石庫門里弄,如今我們熟悉的武康大樓(諾曼底公寓)當年就是這個機構投資建造的眾多地產項目之一,至今我們已經很難準確地統(tǒng)計出當年該機構到底在法租界內投資開發(fā)過多少地產。
武康大樓
萬國儲蓄會建造的公寓和各式里弄較多都會以法國地名來命名,除了比較明顯的“諾曼底公寓”和位于重慶南路上的“巴黎公寓“外,其它如淮海中路現(xiàn)婦女用品商店原培恩公寓通“Bearn”,淮海公寓原蓋司康公寓通“Gascogny”,衡山路衡山賓館原畢卡第公寓通“Picardie”,常熟路延慶路口瑞華公寓原賽華公寓通“Savoy”,陜西南路建國西路口步高里通“Bourgogne”,重慶南路萬宜坊通“Auvergne”,建國西路法國太子公寓原道斐南公寓通“Dauphine”… 熟悉法國的讀者們看到這里也就一目了然了。
巴黎公寓
婦女用品商店(現(xiàn)培文公寓)
淮海公寓
衡山賓館
瑞華公寓
步高里
萬宜坊
另外儲蓄會也有小部分地產是直接以中國建業(yè)地產公司中“Fonciere”(方西馬)來命的名,如大家熟悉的建國西路高安路口的建安公寓原來也稱方建公寓,“方建”應該就是通“Fonciere”,還有如建國西路岳陽路口的”建業(yè)里“,則是直接沿用該公司的中文名字。
建安公寓
建業(yè)里
隨著萬國儲蓄會資本的增長以及機構的日益擴大,其所要支付給其高管及顧問們的薪金也隨之而水漲船高,如何盡可能的減少支出呢?于是萬國儲蓄會的決策層便想出了“建造高檔花園住宅和公寓”的方法:即將這些建造好的高檔花園住宅和公寓分配給他們的高管顧問們“租住”,“租金”即從“薪金”中扣除,這樣下來確實給該機構節(jié)省了一筆很大的開支。另外,由于當時租界內對于商業(yè)機構建造住宅與個人建造私宅所收取的稅收標準不同的緣故,故而萬國儲蓄會也把這些所建的“高檔樓盤”在名義上劃歸個人名下以在客觀上起到所謂“降稅”的作用,可謂“一舉多得”,我們本章開頭所提到的那棟汾陽路150號花園住宅以及太原路160號太原別墅就是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被建造起來的。
太原別墅
太原別墅內的樓梯
這幢汾陽路150號花園住宅約建造于1919-1920年,最初曾是準備“分給“萬國儲蓄會董事盤騰而建造的房子,后來被同為該機構”高管“的”斯比爾門“長期居住,大名鼎鼎的鄔達克曾參與過這幢房子的設計。這是一幢帶有法國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筑,因其通體全白,故而也被稱為“小白宮”,從室外樓梯緩步進入室內可見數(shù)根愛奧尼式大理石柱子,再往內一處豪華氣派且又不失典雅的盤旋樓梯即刻引入眼簾,從旋梯拾級而上從頂端俯視觀賞整座“旋梯”是觀賞“小白宮”時最為激動人心得一刻,置身其間頓感仿佛身處“時光漩渦”的入口,讓觀者無人贊嘆“建筑藝術”的美輪美奐。熟悉汾陽路的朋友們一定知道在這條優(yōu)雅的馬路上還隱藏著另一幢“小白宮”—即汾陽路79號現(xiàn)“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這幢原本被記載為1905年建造的花園洋房在前些年鄔達克后代來滬后又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據(jù)鄔達克后代的描述,鄔達克也同樣參與了79號的設計建造,它的建造年份可能與汾陽路150號相近而非以往記載中的1905年,此外鄔達克的后代還拿出了一些有關此宅的圖紙照片及相關信件以作為作證,使得汾陽路79號的“身世”又出現(xiàn)了新的“研究方向”…這兩幢近在咫尺且均做工精美的“小白宮”著實為汾陽路增色不少。
汾陽路150號花園住宅(二)
汾陽路150號花園住宅內的樓梯(一)
汾陽路79號工藝美術博物館
汾陽路79號工藝美術博物館內的彩色玻璃
汾陽路79號工藝美術博物館內的樓梯
30年代中期后萬國儲蓄會的儲蓄額開始逐年下降,后又因抗戰(zhàn)爆發(fā)導致滬上僑民開始大批退租離開上海,嚴重影響了該機構及下屬中國建業(yè)地產公司在滬上的經營業(yè)績,1941年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日軍進入蘇州河以南租界,更多英美等國的僑民或是提前離開上海,或是被送入集中營,萬國儲蓄會雖因法國“維希政權”已投降德國的關系并未受到致命沖擊,但大量失去“儲戶”與“租戶”的現(xiàn)實還是令該機構的境遇史無前例地跌到了歷史最低點,它名下的許多產業(yè)紛紛“改換門庭”,如汾陽路150號的住戶就從“斯比爾門”變成了漢奸梁鴻志。
原位于愛多亞路(現(xiàn)延安東路)上的萬國儲蓄會大樓
抗戰(zhàn)勝利后國民政府的“法幣”在過去的八年中幣值一落千丈,沒有人能夠算得清萬國儲蓄會到期應該償還給儲戶多少本金或是紅利,此時的萬國儲蓄會真可謂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國民政府開始了對該機構最后的資產清理,原本在它名下的眾多產業(yè)也紛紛被收入“國民政府”囊中,其中汾陽路150號就變成了國民政府高級將領、“桂系”代表人物白崇禧在滬上的住所,一度也被稱作“白公館”。
白崇禧
素有“隱形將軍”之稱的韓練成與汾陽路“白公館”也有著一段鮮為人知的“諜戰(zhàn)情緣”,據(jù)姚華飛所著《白公館:董必武密晤韓練成》一文中所寫:“1946年冬,韓練成到上海后,為避開敵特的耳目,與化裝后的董必武一起乘車到了白崇禧的府邸…韓練成是蔣介石的親信、白崇禧的愛將,警衛(wèi)不但不加阻攔,反而恭敬地持槍敬禮,車子直接開到院內…“隱形將軍”韓練成與董必武在白公館二樓,成功地進行了兩個多小時密晤?!?947年初,由于韓練成在“萊蕪戰(zhàn)役”中的突然失蹤致使國軍李仙洲部全線潰敗,韓練成這只孤懸在外的“風箏”在關鍵時刻為解放軍在“萊蕪戰(zhàn)役”中的勝利起到了無法替代的作用。
汾陽路150號花園住宅中的樓梯(二)
汾陽路150號在1949年后曾先后有上海國畫院、上海越劇院等多家單位入住其內,80年代時又開設過“越友酒家”,近年來常駐于此的“仙炙軒”日式烤肉餐廳想必讀者們也很熟悉。該樓現(xiàn)已成為上海滬劇院新址。
-END-
本文亦發(fā)布于筆者微信公眾號“王陽明66 說上?!?。集筆者“數(shù)年走訪收集總結之精華”的《覓.境—舊時光里的上海灘》已與廣大讀者見面,大家如感興趣可以關注,如需要筆者的“簽名本”也可在本公眾號“王陽明66 說上?!敝羞M行留言,謝謝!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