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國慶節(jié),同時也是中秋節(jié),許多人都會和家人一起吃飯、賞月。然而,對于有些人來說,團圓,卻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一個幫助特殊人群圓夢的故事。
在上海市救助二站中,生活著600多名受助人。他們因智力殘疾、精神疾病、老年失智等多種原因,無法陳述自己的身份信息,與家人失散。因此,救助二站在悉心照料他們的同時,也在不停尋找著他們親人的線索。這其中,有一位編號為850的女子,她在站內已經生活了整整11年。
據工作人員介紹,2009年,獨自在路上流浪的她被好心人送進了救助二站。無論工作人員如何詢問她的家庭線索,她都始終沒有開口說過話。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工作人員確認,850號并非聾啞人,只是智力有些低下。
2014年,救助二站抽取了她的DNA,進入全國失蹤人口庫進行比對,依然沒有收獲。轉機出現在今年年初,有一次看電視的時候,這個向來沉默的女子突然開口說出了一句上海話!工作人員馬上意識到,她是上海人!以這句話為突破口,救助二站連忙聯系上海市公安局刑偵總隊,民警在縮小范圍、仔細排查了許久之后,他們終于鎖定了850號的真實身份。
這名女子姓劉,今年39歲,患有智力殘疾,戶籍地就在上海市中心城區(qū)。二站工作人員聞訊,立刻趕往其所屬居委了解情況。然而不幸的是,居委工作人員介紹,小劉的母親患有精神疾病,父親癱瘓在床。兩位老人連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又如何照顧智力殘疾的女兒呢?
在病床前,看著久未謀面的女兒的照片,70歲的老父親流下了眼淚。他說,自己現在已經力不從心,希望把女兒委托給國家照料。
居委工作人員介紹,對于像小劉這樣的殘疾人,民政部門每月會給予助殘金1000余元,計劃生育部門給予特別互助金2000多元,加起來總共有3000多元。而小劉的父親也表示,自己家的老房子正在舊改,女兒找到了,舊改安置費中也有女兒的一份。有了這樣一筆收入,居委工作人員建議,給小劉找一個養(yǎng)老院居??!
不久,崇明一家養(yǎng)老院傳來消息,他們愿意接收小劉!陪伴了她11年的二站工作人員真的要為她送別了。在到養(yǎng)老院“定居”前,小劉先趕往了醫(yī)院,與闊別11年的父親見了面。父女重逢的那一幕感動了在場的所有人,小劉的父親也幾度落淚,最終依依不舍地和女兒說了再見。
養(yǎng)老院院長介紹,一般來說,養(yǎng)老院接收的都是60歲以上的老人。但由于小劉情況特殊,所以破格收入。護理員會用更大的耐心和愛心來照顧她。看著小劉在新環(huán)境中適應良好,救助站的工作人員終于放了心。
10年來,借助專業(yè)方法和高科技手段,上海市救助管理二站已經成功幫助410名受助人員找到了家,今年也有31名受助人員與親人團聚。每一個走失者的背后都是一個破碎的家庭,讓他們回家,無疑是最好的節(jié)日祝賀。
在此我們也忠心祝愿: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看看新聞Knews記者:趙沁藍 李翔)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