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30日播出的《這就是中國》節(jié)目中,主講人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和副院長范勇鵬共同就“如何防止西方的話語忽悠”展開主題演講與討論。
非政府組織是過去幾十年來對我們迷惑性非常強的一個概念。我們中國人覺得這是個現代事物,其實在中國歷史上一點都不新鮮,我們早就有。非政府就是說在正式的政府組織之下,社會里面自發(fā)產生的一種組織形式。其實想想我們中國先秦的墨家、戰(zhàn)國的四公子,包括我們兩千年來各種農民戰(zhàn)爭、農民起義背后,有私鹽販子、有燒炭工、有礦工,比如石達開是礦工、楊秀清是燒炭工,其實都是某種程度的非政府組織。
中國為什么非政府組織不發(fā)達呢?就是因為我們有了一個正式的政治組織,它可以解決很多問題。我們看歐洲歷史上,西方非政府組織特別發(fā)達,因為它很少擁有一種大規(guī)模的集權的一個政府組織,很多事情要交給社會來做。所以在西方歷史上科學、文藝、宗教、行會、行業(yè),甚至地區(qū)、各個領域都會形成自己的自組織結構。它有它的好處,能夠幫助維持某種程度的秩序。但是,如果有一個發(fā)達的政府組織的情況下,非政府組織往往是發(fā)揮不了什么作用的。
比如,在西方的新冠疫情里,那些教會組織和慈善基金會基本上起不了作用,它解決不了決定性的問題。所以從這個角度講,我們對非政府組織有一種辯證的看法。一方面,它對政府是一個補充,另一方面也要認識到它有一些先天的問題。第一,非政府組織特別會容易變成一種特殊利益集團的代言人,因為它總是一部分人組織起來的,它就會代表我這一部分人的利益,爭取的是一種私利。在“七一”講話里面,習近平總書記講到一句話,中國共產黨是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集團和任何特權利益階層的利益,說明我們是一個整體利益黨,而不是某一個部分利益的代表者。
所以從這里看,西方的NGO非政府組織和它的多黨制其實內在是有邏輯關聯的。第二,絕大多數的非政府組織最后都不甘心于只搞自己的業(yè)務,最后大多數會演變成政治活動,結果就是一部分精英在里邊獲取自己的政治資本,特別是在選舉政治里邊,它就搖身一變,成為去投身政治的一個門票了,所以它就失去了它的初心。這也就是特別需要大家警惕的一點,我們需要警惕的就是從西方滲透過來的、帶有政治目的的所謂的NGO.
(素材來源:《這就是中國》節(jié)目組 編輯:劉清揚)
劍網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