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滬太路的菜場,隱藏著一個上海阿姨爺叔的Disco天花板——新夢舞廳,連《下一站》的新探訪人G僧東從小在老閘北區(qū)長大,也直呼沒見過。
區(qū)別于年輕人愛去的舞廳,新夢舞廳是有點獨樹一幟的。
一、交通方式:新夢舞廳的舞客主要使用公交和助動車,往往跳舞結束還可以順便買菜。
二、營業(yè)時間:新夢舞廳的卷簾門,每天打開三次。對應早午晚三場時間,價格只要十幾塊,最早6:30就開始了,最晚21:30就結束了,完美避開真正的“夜生活”,貼心匹配目標客戶的健康需求:早上70-80歲,午場50-60歲,夜場40-50歲。
三、入場裝備:爺叔人手一只保溫杯;阿姨們的小包包是為了美,環(huán)保包包是為了更美——裝了漂亮的裙子和舞鞋。在全場嗨起來的舞廳旁邊,桌子上擺滿保溫杯,旁邊還有茶水間的配置,是不是有點魔幻?
不過如果究其原因,其實并不奇怪。根據(jù)記者調查,1987年的時候上海就有經營性舞廳和集體性舞會大概有111家,每個晚上有將近一萬人次在跳舞。也就是說跳交誼舞其實是一代人的娛樂活動,真的有很多人在里面跳了幾十年。而這樣價格實惠,營業(yè)時間友好,還能順便買菜的舞廳,人氣也就很難不高了。
編輯: | 周昱 |
責編: | 胡圣豐 |
劍網(wǎng)行動舉報電話:12318(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021-64334547(市版權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東方(上海)傳媒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快來發(fā)表你的評論吧